1. 焦慮症 / 恐懼症

焦慮症是一系列以過度焦慮或恐懼為主要表徵的情緒疾患。患者會過度地擔憂和預期危險即將發生。

常見的焦慮症有:
驚恐症、分離焦慮症、社交恐懼症 、特定恐懼症和廣泛性焦慮症等。

發病率

在不同國家和年齡群組會有所不同。根據《香港精神健康調查2010-2013》,在年齡介乎16至75歲的華裔香港居民當中,廣泛焦慮症的患病率為 4.2%,其他焦慮症的患病率為1.5%。

男女比例

女性與男性患上焦慮症的比例約為2:1,但社交恐懼症的患病比例並無明顯性別傾向。

發病年齡

分離焦慮症和特定恐懼症大多從童年發病;社交恐懼症大多從青少年或成年早期發病;驚恐症和廣泛性焦慮症則大多在成年後較長時間才發病,發病年齡分佈也較廣泛。當然,個別患者的發病年齡也可以有所差異。

  • 焦慮症的成因

焦慮症的成因涉及遺傳及環境因素。家族病史、童年創傷經驗、父母的焦慮表現、生活壓力、缺乏應對困難技巧等都是風險因素。

  • 焦慮症的主要徵狀

思想與情緒

  • 過多的擔憂及不安
  • 預期會發生而又不能避免的危險

身體表徵

  • 突如其來的心跳及呼吸加速
  • 胸部及腹部不適
  • 肌肉繃緊、疼痛及疲倦
  • 口乾
  • 出汗

2. 抑鬱症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情緒病,亦是一種腦部疾病。患者在面對極大精神壓力下,導致體內產生過量壓力荷爾蒙,繼而破壞了他們腦部掌管情緒、行為、動機、記憶、睡眠及食慾的部位。

發病率

根據《香港精神健康調查2010-2013》,年齡介乎16至75歲的香港華裔人口中約有3%在當時受抑鬱症困擾。在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預計抑鬱症將會在二十年後成為全球第二大重症,僅次於心臟病。

男女比例

女性被診斷患上抑鬱症的機會高於男性,在上述調查中女性與男性的抑鬱發作比例約為1.6:1。

發病年齡

抑鬱症首次發病較多在青春期中期到40多歲之間。以發作頻率計,受抑鬱症困擾人士的比例隨年齡增長而提高,以66-75歲年齡組別的發病率最高。

  • 抑鬱症的成因

遺傳因素

若直系家族成員,如父母或兄弟姐妹,有一人是抑鬱症患者,患上抑鬱症的風險,會比一般人高出1.5至3倍。

生理因素

除了腦內神經傳遞物質活動失調外,其他的身體疾病如甲狀腺分泌過低、紅斑狼瘡症、藥物和酒精都與抑鬱症有關。

性格因素

性格容易緊張、過於固執、對自己及他人要求過高和缺乏包容等,都會較容易患上抑鬱症。

環境及社會

生活上遭遇到的各種壓力事件、家庭及人際關係上的問題、學業、工作及家庭重擔等都會造成精神壓力。當長期累積的壓力未能有效處理便可能會誘發抑鬱症。

  • 抑鬱症的主要徵狀

當遇上生活的不如意事,感到失望和難過很正常的。 但若有以下多種症狀出現,並持續超過兩星期,更影響到日常生活,就有可能患上抑鬱症。

思想與情緒

  • 持續的情緒低落
    例如:傷心、無助
  • 過分內疚,變得暴躁或易怒

行為

  • 放棄以前喜歡做的事情、無法享受生活樂趣
  • 行動變得遲緩、過分沉默或坐立不安
  • 愁眉不展、哭泣
  • 疏遠別人
  • 自殘、計劃或嘗試自殺
    例如寫下遺書,或把心愛的物件轉送他人

思想

  • 過度自責、自貶、自尊感低落
  • 思考遲緩、無法集中或猶豫不決
  • 認為自己無能為力、沒有人會幫助、失去希望
  • 出現自殺念頭

生理

  • 疲倦、失去精力
  • 胃口大減或暴增、體重明顯變化
  • 睡眠困難或嗜睡
  • 產後抑鬱

由於荷爾蒙變化、角色轉變、照顧嬰兒的挑戰和家庭的問題,婦女在分娩後一段時期出現情緒問題的風險會較高。產後情緒問題可分為產後情緒低落 (發病率約40%至80%) 、產後抑鬱 (發病率約13%至19%)和產後精神病(發病率約0.1%至0.5%)。

產後抑鬱的主要病徵包括:

  • 大部分時間情緒持續低落,例如感到沮喪、憂愁,無故的哭泣或欲哭無淚
  • 對以往有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 (甚至對孩子也失去興趣)
  • 食慾不振
  • 失眠或早醒
  • 經常感到疲倦及缺乏活力
  • 難以集中精神及作出決定
  • 自責內疚,感到一無是處和絕望
  • 過分焦慮、煩躁不安

如以上的情況持續多於兩星期,並明顯影響婦女的日常生活,便應及早尋求協助。

3. 混合焦慮抑鬱症

混合焦慮抑鬱症是指患者同時面對焦慮和抑鬱情緒的困擾,但兩者各自的嚴重程度都不至於構成一個獨立診斷。

當焦慮與抑鬱的徵狀若惡化至某程度時,患者可被診斷為同時患有焦慮症與抑鬱症。

發病率

根據《香港精神健康調查2010-2013》,混合焦慮抑鬱症大約有7%的香港人。

男女比例

混合焦慮抑鬱症的女性患者較男性多,男女比例大概為1:2。

發病年齡

混合焦慮抑鬱症較常在26-35歲出現,其次分別是36-45和16-25 的年齡組別。

  • 混合焦慮抑鬱症的成因

混合焦慮抑鬱症的成因與抑鬱症和焦慮症類似,也涉及遺傳及環境因素。家族病史、生活壓力、缺乏社會支援都是造成混合焦慮抑鬱症的風險因素。

  • 混合焦慮抑鬱症的主要徵狀

情緒

  • 持續難以感受到快樂
  • 對一向享受的活動提不起勁
  • 不想參與平常的社交活動
  • 對工作、家庭或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情都感到過分擔憂,難以放鬆

身體

  • 口乾、頭暈
  • 顫抖、肌肉繃緊
  • 心跳加速
  • 容易疲倦
  • 工作時難以集中精神
  • 影響胃口
  • 失去性慾
  • 睡眠困擾: 例如晚上難以入睡、難以持續熟睡及過早地於清晨便已甦醒

4. 躁狂抑鬱症(躁鬱症)

躁狂抑鬱症,學名「雙相情感障礙」,又稱為「兩極情緒病」、「躁鬱症」,是一種較為嚴重的情緒病,患者會出現躁狂及抑鬱兩種極端情緒。在躁狂發作期間,患者會情緒高亢或激動,表現過分自信,精力充沛,滿腦計劃;在抑鬱發作期間,情緒則持續低落,對事物失去興趣,悲觀絕望,缺乏動力。

根據嚴重程度可以再分為躁鬱症一型(躁狂較為嚴重)、躁鬱症二型(躁狂相對輕微)、循環性情感症(相對較輕微的躁狂和抑鬱徵狀經常交替出現)。

發病率

大概每100當中,有1人會患上躁狂抑鬱症。

男女比例

男女患病的比例大致相同。

發病年齡

發病的年齡大多在青年至成年時期,較少會在40歲以後才發病。

  • 躁狂抑鬱症的成因

躁狂抑鬱的成因主要是遺傳因素下,再加上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當患者遺傳了此症的基因,再遇到環境因素,例如生病、生活壓力,便有機會誘發此症。

  • 躁狂抑鬱症的主要徵狀

患者通常只會有躁狂或者抑鬱的徵狀,但有時亦會處於躁狂及抑鬱的混合狀態。

  • 躁狂狀態的主要徵狀

當患者處於躁狂狀態,情緒會極度高漲,會表現出過度興奮、樂觀、狂妄自大,或者容易激動。這種狀態可能強烈到影響其思考和判斷力。嚴重的患者甚至可能會出現思覺失調的徵狀,最常見的是因過分自大而覺得自己有很重要的任務或具有特殊的力量。

思想與情緒

  • 情緒不正常且持續地高漲、狂妄自大,或者容易動怒

思想

  • 滿腦子新奇刺激的主意,覺得自己比其他人出衆及重要
  • 很快地由一個主意跳到另一個主意

生理

  • 精力充沛
  • 不能或不願意去睡
  • 性慾增強

行為

  • 說話很快,其他人難以打斷他的說話
  • 容易作出輕率的決定,包括胡亂花費、賭博或高風險投資
  • 自大、行事衝動及和別人過分熟落,甚至隨便跟陌生人發生關係
  • 抑鬱狀態的主要徵狀

當患者處於抑鬱狀態,情緒會持續低落,他們可能會喪失興趣及感受快樂的能力,經常感到疲倦乃至出現睡眠失調,令他們難以應付日常生活。嚴重時甚至出現自殺念頭或行為。

思想與情緒

  • 持續的情緒低落,比如:傷心
  • 喪失興趣及感受快樂的能力

思想

  • 認為自己十分無用,感到毫無存在價值
  • 不合理地過度自責和內疚感
  • 覺得生活無希望
  • 自殺念頭

生理

  • 經常感到疲倦
  • 食慾大減或暴增
  • 體重顯著變化
  • 睡眠困難或嗜睡

行為

  • 不再做以前喜歡做的事情或參加以前喜歡的活動
  • 因為煩躁帶來的小動作,比如坐立不安、來回踱步等
  • 語速、思考、動作變慢,說話變少或沉默不語
  • 嘗試自殺或作出準備,比如寫下遺書或把自己心愛的物件轉送他人

5. 思覺失調

思覺失調是指一種異常的精神狀態,一般會出現妄想、幻覺、思想及言語紊亂等情況。思覺失調中,「思」是指思想的內容及條理,「覺」是五官所感受到的(包括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味覺)。當「思」和「覺」失調,患者便不能正確地了解周遭現實的事物,不能夠掌控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以及不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並由此引起異常的情緒、語言和行為。思覺失調的主要病徵通常會出現在精神分裂症和妄想症。

發病率

思覺失調的發病率於不同研究中有差異。根據《香港精神健康調查2010-2013》,本港成年華裔人士於一生中被診斷患上此病患的比率 (life prevalence) 約為2.5%。

男女比例

男女比例大致相同。

發病年齡

多數患者病發於20-30歲。

  • 思覺失調的成因

醫學界對思覺失調的成因仍然沒有定論,但有研究指出,思覺失調與遺傳因素、環境壓力、腦部病變及濫用毒品有關。

遺傳因素

家族遺傳是患上思覺失調的重大風險。以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常見的診斷)為例,有統計顯示一般人一生中的患病機率約為1%,但若親生父母其中一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則子女患病機率會提高至17%,若雙親都患病,則子女患病機率可高達46%。

但另一方面需注意,在遺傳基因幾乎完全相同的同卵雙胞胎中,有一人患有精神分裂症時,另一方的患病機率只在48%左右,可見遺傳因素並不是完全決定會否患上精神分裂症或思覺失調。

環境及社會

生活上的各種需求,例如學業、工作或個人的追求,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精神壓力。當長期累積過大壓力而未能有效處理便可能會誘發思覺失調。

其他因素

對大腦造成損害的腦部外傷、腦部病變和濫用藥物(如服用大麻、「冰毒」),也會引發思覺失調的徵狀。

  • 思覺失調的常見徵狀

妄想

  • 思想錯亂
  • 堅信一些與事實不符、違反邏輯、又不能用自己所處的社會文化,例如宗教、習俗所解釋的觀念
  • 常見的妄想內容包括妄想被迫害、思想被神秘外力入侵和控制

幻覺

  • 感官上的異常
  • 聽到(最常見)、看到、聞到、或身體感覺到一些不存在的東西

思想及言語紊亂

  • 思緒變得混亂無條理,說話內容顛顛倒倒、空洞或令人難以明白,甚至語無倫次

6. 飲食失調症

飲食失調 (包括厭食症、暴食症) 不單只與飲食、體重、外型或自制力有關,更是一種嚴重對生命有潛在風險的疾病。其主要病徵是異常的飲食習慣,及由此引發對身體及精神上的影響。這個病使患者經歷巨大痛苦,但要令患者接受治療亦不容易。

男女比例發病率

女性比男性有更大機會患上飲食失調,比例大約是10:1,但男性患者亦有上升的趨勢。每200個女學生中便有1位患上厭食症。在芭蕾舞蹈員及時裝模特兒界別中,厭食症的病發率可高達6%。暴食症的病發率較厭食症高5至10倍。大約2%至3%的年輕女性患有暴食症。

發病年齡

飲食失調通常開始於青春期

男女比例發病率

女性比男性有更大機會患上飲食失調,比例大約是10:1,但男性患者亦有上升的趨勢。每200個女學生中便有1位患上厭食症。在芭蕾舞蹈員及時裝模特兒界別中,厭食症的病發率可高達6%。暴食症的病發率較厭食症高5至10倍。大約2%至3%的年輕女性患有暴食症。

發病年齡

飲食失調通常開始於青春期

  • 飲食失調的成因

醫學界至今未清楚引起飲食失調的大腦病變。

遺傳因素

若家族有飲食失調歷史,患病風險會高7至12倍。

生理因素

由於「血清素」是大腦控制進食行為的傳遞訊息物質,所以相信它與飲食失調有關。

成長階段因素

青少年在建立自尊心及嘗試獨立自主階段遇到困難時,錯誤地以「控制體重」成為提升自尊心的手段。 患者在青春期無法面對自己性徵發育及相關挑戰,所以嘗試透過極端節食以阻止身體發育及月經的出現。

家庭因素

1. 過度呵護 – 例如女兒每遇到困難,母親立即代為處理,並沒有讓女兒有嘗試的機會。
2. 迴避衝突 – 例如每當家庭成員間有不同意見,父親會立即扯開話題,或擱置討論,以避免爭拗破壞表面上的和諧。
3. 情緒糾結 (Enmeshment),意思是指家庭成員之對各人的私事過度反應,情緒過分糾結,家人之間欠缺了應有的界線。

環境及社會

部份地區盛行「瘦即是美」的觀念,以及傳媒吹捧節食及纖體,均影響年輕女性對自己體態的理解。

  • 飲食失調症的主要徵狀
  • 厭食症的主要徵狀

雖然很多人會關注自己的體重,但當患上厭食症時,厭食症患者對體重的關注走向極端,不顧一切地追尋纖瘦,最終導致營養不良及其他身體疾病。

厭食症病人透過節食、令自己嘔吐、過量的運動、或服食藥物 (例如抑壓食慾的藥物、瀉藥、利尿劑) 去減低體重。這些行為是源於對肥胖的極端恐懼或對纖瘦的強烈渴求。所以,他們並非失去食慾,甚至可能不停地想著食物,只是因為對肥胖的極端恐懼或對纖瘦的強烈渴求而禁止自己進食。患者可能一方面逃避在他人面前進食,被問及食量時誇大自己已進食的分量,但另一方面忙於煮食並且強迫他人食多些。

結果患者體重劇降。一般中國人正常的BMI為18-23 kg/m2。厭食症患者的BMI界定是低於17.5 kg/m2。另外,患者的肌肉及骨骼的強度,以至荷爾蒙分泌都會受損,最明顯的改變是女性月經停止,男性喪失性功能。

  • 暴食症的主要徵狀

暴食症患者腦裡面經常想著食物,以及很害怕飲食失控。和厭食症病人一樣,她們很害怕肥胖。患者會先暴食,暴食後卻感到內疚和羞恥。為了避免攝取卡路里,患者會令自己嘔吐、服食瀉藥或過量運動。結果,患者重覆地暴食及「淨化腸胃」。暴食症患者通常體重不會過輕。

7. 人格障礙

「性格」包括了他的思想、感受及行為。一般人在十多二十歲時,已經因為先天遺傳、兒時成長經歷而形成了基本性格,在思想、情緒和行為上表現出自己的獨特方式。在之後的人生大致保持相同的性格。對於有人格障礙困擾的人士,部份性格特質導致他們很難控制情緒和行為,以及與別人的相處互動。這些情況亦引起了很多情緒困擾。由於要改變這些特質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困難,所以他們的人生充滿荊棘,亦再一步引發其他精神健康問題,如抑鬱症、濫用藥物及酗酒問題。

發病率

根據美國一份大型統計,社會上大約有10%人患有人格障礙。人格障礙患者中,不少亦同時患有其他精神障礙。

發病率

根據美國一份大型統計,社會上大約有10%人患有人格障礙。人格障礙患者中,不少亦同時患有其他精神障礙。

  • 人格障礙的成因

遺傳因素

醫學上暫雖然未有確切跟遺傳及腦部問題有關,但一些有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人在腦部結構上和腦內某些化學物質的運作與其他人不同。不過,直至現在未有專為人格障礙而設的腦掃描或血液測試。

成長階段因素

童年遭受過可怕經歷,如受身體或性虐待,家庭暴力等,都會增加患有人格障礙的機會。其次父母的管教方式,如孩子終日被指責,導致自我形象低落。又或是管教反覆無常,亦容易令孩子品行失常,形成反社會人格。

  • 人格障礙的主要徵狀

多疑型人格障礙

顧名思義其特點是多疑 。它包含了偏執型(paranoid)、 類分裂型(schizoid)和分裂型(schizotypal)人格障礙。

偏執型人格(paranoid personality)

特點是過度敏感,總覺得別人有惡意,而自己亦傾向對人懷恨。很多時會造成跟身邊人磨擦。他們亦容易因不滿而對其他人如同事,鄰居作出投訴。他們跟妄想症患者有相近的地方,亦有可能逐漸演變成妄想症(delusional disorder)。

類分裂型人格(schizoid personality)

特點是冷漠,不愛與人接觸,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但他們不是社會常提及的「電車男」或「宅女」,因為這兩類人其實只是用不同途徑與人溝通。類分裂型的人是不折不扣的獨行俠,他們完全對人際關係沒有興趣。

分裂型人格(schizotypal personality)

特點是思想及行為古怪,有時能看到或聽到古怪的東西,這類型人格障礙患者有較大機會患有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情緒化及衝動型人格障礙

它包括了四種人格障礙: 反社會型(antisocial) 、邊緣型(borderline)、 表演型(histrionic)和自戀型(narcissistic)人格障礙。

反社會型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

時常因衝動,沒有內疚感及不關心別人感受而犯罪,且不能從錯誤中學習。他們其中一個特點是有多次的犯罪紀錄,在監獄裏有高達一半的人有這種人格障礙。

邊緣型人格(borderline personality)

自我價值低,時常有空虛感,很需要跟別人建立關係,但卻往往不能維持。他們難於控制自己的情緒,有自毀傾向。有些更會經歷幻覺。由於他們有多種不同的特徵,似情緒病又似精神分裂症,很久之前精神病學家不知應怎樣將它分類,所以稱這類人格障礙為「邊緣型」,即在「情緒病」及「精神分裂症」兩個精神病之邊緣。

表演型人格(histrionic personality)

常以自我為中心,非常著重自己的外表,時常誇張地表現出自己强烈的情緒,像一個表演者,所以有表演型人格的稱號。但他們的情緒轉變很快,亦時常渴望新事物及刺激。

自戀型人格(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渴望權力及別人的注意,覺得自己比其他人重要,時常剝削別人。他們夢想有無限的成就和才智,讓他們可繼績自我陶醉。

焦慮型人格障礙

可再細分為強迫型(obsessive compulsive)、迴避型(avoidant)和依賴型(dependent)人格障礙。這類患者較一般人容易患上各種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s)。

強迫型人格(obsessive compulsive personality)

特點是執著,他們擁有完美主義,引至患者時常檢查東西,擔心自己做錯。由於他們有很高的道德標準,往往會要求身邊的人亦達到他們心目中的完美水平,對身邊的人造成不少麻煩和困擾。

迴避型人格(avoidant personality)

特點緊張焦慮,沒有安全感,缺乏自信。他們很需要被接納,對批評相當敏感。他們不只是害羞,是害怕社交,更會作出逃避。

依賴型人格(dependent personality)

特點被動,依賴別人為自己做決定,於是時常做別人想自己做的事。由於過份依賴,他們會很擔心被遺棄,他們相信若沒有人依靠自己是不能生活的。

8. 創傷後壓力症

創傷後壓力症是一種焦慮症,這病症發生於一個人經歷過巨大的威脅性或災難性事件,如天災、嚴重意外、目睹別人慘死,或親歷暴力罪案。主要病徵是事件的回憶不斷地闖入腦海,迴避容易聯想到創傷的情景,很多不同的神經過敏表現 (例如容易受驚嚇、難以入睡)。

  • 創傷後壓力症的徵狀

患者徵狀大致分為以下三種,由事件發生到病徵出現,可以長達數星期至數月,但很少會超過六個月。而病徵會持續出現超過一個月。

「閃回」(flashback)

患者不能阻止自己從夢境或突然闖入腦海的記憶中,再次經歷創傷的情景。這些記憶可以被一些文字、物件或環境所挑起。這些闖入的傷痛記憶通常只是短暫性的,而患者亦知道它們只是一種回憶。但患者對這些「閃回」也感到極為困擾。

神經過敏的徵狀

包括容易受驚嚇、感到緊張、難以入睡。與闖入的傷痛記憶不同,這些徵狀是持續的,令患者感到持續受壓及憤怒。

逃避行為

患者會避開所有可能會令他回憶起創傷事件的事物。例如在嚴重交通意外後,患者會害怕駕駛或甚至不敢坐車。有些患者更會否認以前的創傷事件引起現在的心理問題,他會不自覺地讓感情麻木、逐漸對事物失去興趣、遠離朋友、孤立自己。

  • 什麼因素較容易患上創傷後壓力症
  • 創傷事件來得很突然 (令人來不及有心理準備)
  • 差點令人喪命的事故 (令人有強烈的無助感)
  • 在事故中身體受傷
  • 有精神病患紀錄
  • 曾有其他創傷經歷 (例如童年受虐)
  • 事發後有其他持續的壓力來源
  • 女性較男性易患上創傷後壓力症

9. 都市壓力

香港人生活壓力沉重,每天面對學業、工作、住屋、政治、金錢、健康、個人價值觀、外型美觀等課題都可以為我們帶來不少無形壓力。
有統計指每7人便有1人患情緒病。

也許你未有確切留意到自己壓力指數已經很高,甚至日積月累地開始影響身心,更令學業成績、工作表現、家人朋友關係、解難能力造成負面影響。

若你留意到自己已經持續有不同壓力徵狀一段時間,可檢測一下自己的精神健康狀態。

參考資料:

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 精神健康教育資料。
https://www3.ha.org.hk/cph/imh/mhi/index_chi.asp

香港心理衛生會,(2021) 精神健康急救(關懷青少年)手冊(香港第三版) ,香港第三版。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產後的情緒健康。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https://www.fhs.gov.hk/tc_chi/health_info/woman/14750.html

陪我講
https://www.shallwetalk.hk/zh/#